中规院 王家卓:深圳、海口、武汉治理黑臭水体、内涝的成功经验总结

来源:华体体育登录    发布时间:2023-10-29 07:18:07

<< Return list

  原标题:中规院 王家卓:深圳、海口、武汉治理黑臭水体、内涝的成功经验总结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王家卓:来深圳调研学习黑臭水体治理,发现深圳在治水方面力度非常大,有一些非常好的做法,分享给大家。在全国我去过的这么多城市里,深圳和海口,武汉可以并列排在全国治水投入力度最大的三个城市了。这三个城市过去都是饱受黑臭水体,内涝的困扰,今天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一下,这三个城市有一些共同点。

  一是有高度。领导都很重视,都是市委书记,省委常委亲自抓。深圳的市委书记批示说,水污染治理是深圳当前最大的民生实事。海口和武汉的领导也都有过类似的批示。

  二是有投入。投入都比较大,舍得投入,海口投入不小,深圳计划投一千亿,武汉可能更多。

  三是有机构。三个城市都成立了专门的治水机构协调统筹,还都有固定的人员,有编制。

  四是有强度。主管市领导都是高强度的投入,市领导天天抓,长期抓,日夜抓,当成大事儿抓。

  五是有机制。三个城市基本都形成了规划,城管,建设,水务,环保,园林共同参与,各个区领任务抓工程抓拆迁。都建立了督查,考核,问责的机制,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做得不好的问责,组织部门介入,做得好的予以重用。

  六是有模式。采用ppp 模式,引入专业机构,严格按效付费,实现了从要工程到要效果的转变。

  七是有办法。都是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补给,远近结合的思路系统推进,而且把重点放在控源截污上,放在管网建设上,放在排口治理上。

  连续超强的降雨、外江水位的不断上涨、本身蓄滞空间不足、排水能力不佳,导致武汉成为“泽乡”,再次对中国城市内涝的治理水平画出大大的问号。

  这几天,武汉的防洪和内涝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各种号称现场传来的照片和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一时间,在全国掀起了城市防洪和内涝防治的大讨论。

  入汛以来,全国极端降雨频发,包括武汉在内的很多城市都遭遇了暴雨内涝的困扰。为分析事情背后真实的原因,找到未来可行的解决实际问题之路,避免一阵风式的“消费”这次灾害事件,本文将尝试对武汉市这次洪涝问题进行一些简单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中国今后解决这类问题的可能路径。

  一是外江水位持续上涨,导致城市本身排水困难。根据长江水文网的数据,近一个月以来汉口水文站水位变动情况如图表所示:

  从图表中显而易见,自6月30日以来,长江汉口段的水位从25米迅速上升到7月7日(早8时)的28.36米,达到历史上第五高的水位。长江水位的持续上升,不仅给整个武汉的城市防洪安全带来非常大压力,也直接影响到城市排水和内涝防治,导致雨水无法排入受纳水体中。

  长江是一条汇水面积大的河流,此次自6月30日以来的水位快速、持续上涨,原因是上游来水量大,超出了下游流出的量,致使水量持续不断的增加造成的, 外江水位过高是这次武汉内涝灾害严重的重要原因。

  二是本地连续超强降雨。如果从6月30日开始,长江水位持续上涨,但武汉市没有强降雨,那武汉面临的也就只是防洪的问题,只要城市堤防不溃坝,就不会造成重大影响。但是同期,偏偏武汉遭遇了连续的强降雨。

  根据湖北省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武汉市6月30日20时至7月6日15时累计雨量574.1毫米,突破1991年7月5日至11日七天内降下542.8毫米的记录。6月1日至7月6日15时,武汉降水量达932.6毫米,比1998年6月至8月的总降水量还多出了64.6毫米。持续的超强降雨,和这次长江高水位耦合在一起,加剧了这次洪涝灾害的破坏力。

  三是,武汉本身对于雨水的蓄滞空间不足。关于这一点,网络上已经有大量的讨论,而且对这样的一个问题的认知也在趋于一致,很多人都认为武汉市在过去城市建设过程中,没有保护好湖泊和低洼地,尤其是过多的湖泊遭到填埋,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城市内涝灾害。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

  在城市建设之前,很多土地都还是农田、湿地、水体等,产流系数低,汇流时间长。城市化的过程中,这些土地被硬化后,面对同样的降雨,产流系数变大,汇流时间变短,径流的峰值时间提前,而之前能够对雨水径流起到调节作用的河湖、坑塘、湿地、沟渠、低洼地已经变成了城市建设用地,对雨水径流的调节、蓄滞作用丧失。

  从一个更大的尺度上看这样的一个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发现,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城市内涝风险。

  尤其是面对超强降雨的时候,需要处理和应对的降雨径流量是一定的,这些雨水只有少数的空间存储,只能停留在一些城市相对低洼的地区,尤其是城市道路上,形成内涝积水。

  如果没有空间去接纳这些雨水,在这种情况下,将城市排水管网的标准建设提得再高也没有意义。

  图二:武汉市水域面积演变(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家卓,张伟等人根据Landsat卫星影响解译)

  四是,武汉本身的城市排水能力也有待提升。和很多城市在过去的做法一样,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武汉也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问题,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欠账比较多。

  此次武汉洪涝灾害中,一则2013年武汉市水务局出台《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该行动计划中提出,准备通过三年努力,投资130亿元,系统完善武汉的排水体系,整体提高排水能力。

  首先由于种种原因,据说目前仅投入了一部分,并没有花掉130亿元,其他的相关工程目前正在抓紧时间往前推进;其次,武汉承诺的130亿元要达到的设防标准,也不是能够预防这次洪涝灾害的。根据行动计划,武汉通过这一些投入,要达到日降雨200毫米(即十年一遇)以内,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基本不受渍水影响的目标。

  武汉的投入没有很好地解决城市排水,说明之前武汉市在城市排水方面欠账太多,更应该加大投入,就如同一个饥饿的人实在太饿了,先吃了两个馒头还没饱,可能再吃一个馒头他就饱了,但是我们不能认为那两个馒头不该吃,或者吃了没有用。

  当然,武汉的情况也不是个例,如果这么大的降雨,这种外江的排水条件,换成中国其他的城市,估计也极少有能够幸免的。

  为了从这次武汉洪涝灾害中吸取这次的教训,逐步改善中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洪泛区、蓄滞洪区、水系和内涝高风险区的管理与保护。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对于处于洪泛区(flood plain)范围内的土地应该尽可能作为禁建区。

  美国对于“百年一遇”的洪泛区有严格的管理,美国联邦应急署(FEMA)会公布洪泛区范围,处于这个范围内的财产的洪水保险要远高于别的地方,通过这一些经济手段,控制洪泛区内的建设。

  一些历史上划定的蓄滞洪区要严格管理,不能轻易调整。现在有些地区认为这些蓄滞洪区已经10年或者20年没用过了,就想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这是极为危险的。

  此外,在城市规划中要对河湖水系严加保护,应当尝试将城市水面率作为重要的控制指标,在规划编制中落实,在城市规划管理中严加保护,不得占用。

  还应开展城市内涝风险评估,对于一些低洼地带、行洪通道和其他内涝风险较高地区,以保护为主,经论证确实需要建设的,也应尽可能作为公园、绿地等。

  第二,有关部门之间需加强沟通和协调联动。城市排水防涝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需要水利(水务)、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密切协调联动。尤其是水利部门,负责大江大河的水利设施、水位调控、水库调度以及蓄滞洪区的启用等,都和城市排水紧密关联,如果外江外河水位高,会对城市内部降雨径流的排出造成顶托,从而也会形成内涝积水。气象部门也最重要,他们提供的信息关系到城市内部河道水位的控制、防汛调度,以及城市应急措施的等级和方式等。

  第三,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在给定的降雨下,比如20年一遇的24小时降雨,一个地区允许排出来多少水,应该进行科学的管理。

  只有源头合理控制,才不会造成雨水都同时、快速、以“齐步走”的方式汇入到受纳水体中,急速超量抬高受纳水体水位,自然会对城市排水管渠系统造成顶托,致使城市排水不畅。可能每个小区蓄水量都不是太大,但是我们的城市中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调蓄空间,那就能发挥很大作用。

  实际上,这也是美国近些年在城市排水方面比较成功的经验。美国不少地区要求小区开发前后水文特性不能产生非常明显变化,在上世纪美国推广BMPs(BestManagementPractices, 最佳管理实践)的时候,修建小区雨水调蓄池(Detention Basin)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75号)中,明白准确地提出中国未来也要逐步建设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将对中国的城市排水产生及其重要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实际做到开发后的水文状况基本接近开发前,这样城市排水防涝的难度就会比现在小很多。

  图说:美国某典型住宅区开发中调蓄池的建设情况(注:以上卫星影像图片来源于Google earth,该地点为北纬38°51’18.29”,西经77°27’20.86”,3幅卫星影像图的时间分别为1990年,2002年和2015年)

  最后一项建议,是快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同时继续加大投入,持续改善城市排水条件。

  海绵城市是指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结合自然、模仿自然为出发点,以绿色基础设施和传统灰色基础设计相结合为手段,以统筹解决当前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问题为目标的一种城市发展方式。其中,绿色基础设施就是要采用对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方式,让城市像海绵一样舒畅地“呼吸吐纳”,能够“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能“释放”蓄存的水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灰色设施则主要是指传统的城市排水管网、泵站、调蓄池等设施。

  海绵城市建设是中国近期启动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它对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武汉作为全国第一批水弹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遭遇洪灾,使水弹性城市建设也不幸“躺枪”,不少人质疑水弹性城市建设到底有没有用,认为武汉下了这么大的雨,再多的“海绵”也不能发挥作用。

  其实,这种质疑是对中国的水弹性城市内涵不太熟悉造成的,错把中国水弹性城市当成了美国的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低影响开发)。中国的水弹性城市确实从美国的LID发展而来,但是内涵已经远远比LID要广泛。

  正如上文所言,中国的水弹性城市,以绿色基础设施和传统灰色基础设施相结合为特点,以解决当前城市内涝、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等为导向,建设目标是“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可见,城市排水防涝、易涝点的治理,正是水弹性城市建设的内容。

  武汉这次的内涝灾害,更加说明当前推动水弹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非去怀疑水弹性城市建设的作用。

  作为水弹性城市试点的第一年,武汉市正探索着前进,其试点区范围仅为38平方公里(其中青山示范区23平方公里,四新示范区15平方公里),估计第一年真实完成的水弹性城市建成区面积不会超过10平方公里。而根据2014年城建统计年鉴中,截至2014年底,武汉市城市建成区面积为553平方公里。即使38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试点区完全建成,也只能有效解决这38平方公里内的问题,不可能一下把全市的问题都解决了。所以,拿本次武汉的洪涝灾害来怀疑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成效,毫无疑问,是站不住脚的。

  2015年75号文件、2016年中发6号文件和2016年国发8号文件,都强调要加大力度,建设海绵城市。自从2013年12月习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白准确地提出水弹性城市建设以来,各地各部门都在落实。2014年底,财政部、住建部及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水弹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先后有30个城市成为国家水弹性城市建设试点,不少省份也都启动了省内水弹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根据国务院的工作安排,到2020年各城市应有20%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达到80%的面积。

  2012年北京“7.21”特大降雨之后,政府就一直格外的重视城市排水防涝工作。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2013年住建部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对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指导意见。大部分城市都陆续编制了排水防涝规划。

  加之,当前在水弹性城市大力推进的浪潮声中,有些城市认识不到位,没有同步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作。其实我们该看到,城市排水防涝和水弹性城市建设有很大的重合度,但也有不重合的地方。

  当前国内水弹性城市建设是以排水分区为单元,属于“面状推进”,即在这个汇水区范围内,不仅要解决城市排水防涝的问题,还要解决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以及源头径流总量控制的要求,建成一片,达标一片。但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各城市应该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所以,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同时,不可忘记在全市层面推动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尤其是该提高标准的地方必须要提高,该修建雨水调蓄设施的地方必须修建。

  作者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分院资源能源所所长、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

  【独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王家卓:从现状问题看在政府参与的污水处理领域全方面实施PPP模式的意义

  当前,正值我国大力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2017年底前,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要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其他地级城市要在2020年将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环保部联合发布的信息,我国目前认定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高达2100条。财政部财建[2017]455号文件的出台,尤其是其中对厂网一体的要求,将对我国黑臭水体的整治乃至城市水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政策支撑作用。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近些年我国投资建设了不少污水处理厂。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统计,2000年左右,我国仅有481个污水处理厂;而截止2016年底,我国将近有4000个建成运营的污水处理厂,总解决能力达到了1.7亿立方米/日,除此以外还有1500个左右在建的污水处理厂。经过多年持续投入,我国大部分设市城市和县城都已经有了建成运营的污水处理厂。

  大量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并投入运营,对我国城市水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了部分设施运行效率不高,制约了城市水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是部分地区人才缺乏。有些地方政府投资建设运营的污水处理厂,人员效率低下,甚至是不能稳定运行,造成设施不能稳定发挥作用,影响了基础设施效率的发挥,甚至造成了投资的浪费。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毕竟是相对专业的工作,在一些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的中西部地区,完全靠自己培养专业人才去运维,可能需较长的时间。

  二是部分地区缺乏配套管网的建设资金。虽然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了很多,目前,但我国中西部等地区还存在污水处理设备不足的问题,资金的缺乏成为制约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标改造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之一。

  三是污水管网收集污水效能低下,导致污水处理厂的作用不能发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城市里都存在重厂轻网,先厂后网,厂网分离等问题,更不可思议的是厂无网的现象出现。高质量的污水管网是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我国污水收集管网方面存在的问题颇多,北方地区污水外渗污染地下水,南方等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地下水、河水、雨水等大量进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导致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偏低。

  这些年随着我们国家在城市水环境治理方面投入的加大,控源截污工作得到了较高的重视。但是在建设管网截污的过程中,很多城市把河水、地下水等也都截入了污水管网。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作用是收集高浓度的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做处理,大量的河水、地下水进入城市污水管网,造成这些清水混入污水系统,挤占了本来属于污水的管网空间,而真正需要截流的污水没有管网空间,不得不溢流排放甚至旱天直排入河。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的中统计数据,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近些年有持续下降的趋势,数百个污水处理厂的进水COD不足150mg/L,有些地区甚至是不足100mg/L,这距离我国大部分地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水浓度有很大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低下,不仅造成基础设施的浪费,也造成了财政支出的浪费,还严重制约了城市水环境的改善。

  一是建设质量不过关。污水管网应该是密闭防渗的,尤其是接口应该采用柔性接口确保管网密闭还可以忍受一定的变形。但是目前很多污水管网建设的时候为了赶工期甚至是省钱,管网质量不达标,接口不合要求,施工工艺和原土回填等所有的环节都不达标。有些地区合流制截污管网建设标准偏低,导致雨天污水频繁溢流,严重污染城市水环境。

  二是管理体制不顺畅。当前我国不少城市将污水管网的建设管理分为很多层级,有市级建设管理的、有区级建设管理的、有街道建设管理的。城市污水管网是一个系统,这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体制不利于管网之间的衔接,不利于城市污水管网系统性的发挥。

  三是运维经费不到位。很多地方城市污水管网只有少数财政经费的支持,也只有少数的运维人员,日常运维工作属于“看米下锅”,财政给多少钱就清淤维护多少,这也是我国城市污水管网质量较差的一个原因。近些年,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大力的推进城市管网的普查,部分地区也做了排水管网的健康性检测。检测的根据结果得出,很多地方的污水管网淤积严重,有些甚至有树根、砖头等异物侵入,挤占了管网空间,有些管网断裂、破损严重,这些都是极度影响了城市污水管网作用和效能的发挥。

  财政部等四部委推出的要在全国范围内,在政府参与的污水处理厂全方面实施PPP模式,并且要求实施污水处理厂厂网一体,有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

  三是厂网一体建设运维,有利于解决污水管网不配套、污水管网质量低、运行维护缺乏经费等问题。通过厂网一体进行建设和运行维护,有利于破解当前管理中的弊端,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建设,引入按效付费的机制,有利于充分的发挥城市污水管网的截污功能。只有充分的发挥了污水管网的截污功能,才有机会充分的发挥污水处理厂的治污功能。也只有将城市处理厂的浓度提升上去了,城市河湖水系中的污染物浓度才有机会降下来。而上述的这些可能,只有在厂网一体运营,按运营效果付费的PPP模式下,才有机会实现。

  厂网一体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将污水处理厂和管网打包,而是要将厂网挂钩,尤其是对污水管网的截污效率和污水处理厂的治污效率进行考核并将二者进行挂钩,这其中关键的指标包括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考核、有无污水直排情况考核以及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考核。目前财政部等四部委的文件只是提出了厂网一体的要求,还没有明白准确地提出厂网挂钩的要求,也没明确厂网一体考核的具体实际的要求,这还需要在政策的执行中进一步明确。

  水十条发布以后,中国市政水环境治理产业的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治理宗旨更加贴近老百姓感受及环境质量;其次,PPP的兴起,直接影响了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领域的价值结构,钱的来源、支付形式、服务方式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技术服务未来方向值得探讨。为此,E20邀请到来自各大设计院、规划院的十一位总工及专家,进行市政规划传统理念与系统理念的碰撞。分享

  在2017(第九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指出:“水十条发布以后,中国市政水环境治理产业的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治理宗旨更加贴近老百姓感受及环境质量;其次,PPP的兴起,直接影响了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领域的价值结构,钱的来源、支付形式、服务方式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技术服务未来方向值得探讨。”为此,论坛邀请到来自各大设计院、规划院的十一位总工及专家,进行市政规划传统理念与系统理念的碰撞。

  参与对话的嘉宾有: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总工、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张辰;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晓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国工程设计大师李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总工唐建国,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杰;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总院总工、教高李树苑;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总院总工、教高李成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资源能源所所长王家卓;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总院 副总工、教高马小蕾;天津市市政设计总院总工、教高王秀朵。对线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主持。

  张辰指出,国家水环境质量改善评价体系在转变,直接影响了治理思路的变化。“过去是一级A、一级B的标准,而现在有些地方,就提出了清除黑臭、清澈降见底的要求,将老百姓的感知作为治理目标。比如说我们做的白龙港处理厂,花了十亿的投资加盖除臭。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的一些管网、泵站、水厂的设计中,也要有一些转变。另外,如果真的能把污水处理厂做成能够资源回收的概念场,成为城市的能源/资源工厂,那环保行业污水处理工程的地位就会极大的提升。”

  戴晓虎认为,过去几年,尤其是十八大以后,系统化思维的必要性逐渐显现。如在目前此阶段,水处理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水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他判断:“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肯定不行,未来业内的思考方向肯定要向系统方面转变,向全生命周期转变。未来肯定是资源循环绿色的方向,现在看上去花了很多钱,但环境效应的价值、百姓对社会的认同感会逐渐显现。当然,水环境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仍然离不开灰色设施及管网的建设。现在,污水厂进水浓度普遍过低,管网方面还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

  “行业的大背景就是国家的计划,现在整体情况是资源少了、发展快了、要求效率高了,要求从宏观统筹的角度考虑问题。包括规划设计、节能减排、资源循环,每一个领域都是一个社会。未来社会中的系统工程,要求一定是统一。”王洪臣认为,系统工程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他对市政设计领域的兴衰演变抱有遗憾:“三十年前,一个城市大的构思,都是从市政院开始。市政设计领域这么多高水平、有知识、有经验的人,在当今社会持续往前进的时候,作用却越来越小了。他们被一些投资商们指挥着、命令着。”他认可这是目前社会的自组织现象,但他期待下一步革命性的重生。

  谈及城市规划,李艺认为,之所以目前城市建设出了很多问题,其根源在于对规划、技术的不尊重。“我们规划界有一个俗语,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换一届政府就要改一版规划,这是很糟糕的事。如水利方面,大伙儿总说老祖宗规划做得好,北京故宫一百年也没出现内涝,再看看城市规划,二十年的规划图和现在规划图质量没有可比性。问题出在不尊重,不按照科学来规划。现在很多政府也认识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以前好多城市内河加上盖铺了路,现在又重新把河挖出来了。”此外,对系统考虑不足也是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比如在规划污水厂的时候,只规划了污水处理流程,没有规划过污泥。按照科学流程,污水怎么样处理,需要从污泥如何消化开始反推,现在北京也有很多厂增加了设施焚烧污泥,但烧的时候发现热值不够,需要加油、加煤。导致现状的原因是这些流程都不是一个系统里的。”

  姚杰指出,污水厂建设和污泥厂建设有必要进行系统化思考。我国过去一直是设计、建设、运营三分裂,由于功能匹配不到位,总系统很难发挥功能。我们说污泥干化出故障,就可能匹配能力不够,达不到整个设计的要求。现在推进PPP一体化,需要思考的系统化就会更多。同时,他也提及严格标准下有几率存在的风险:“我们污水厂在治理污水还是在产生污染?污水厂处理中用到最多的是硫酸铝,硫酸铝会不会污染水环境?此外,我们会加次氯酸钠消毒,从而会产生消毒副产物。以前,我们做污水治理用的是生态的方法,比如先物理拦截掉大颗粒,再用生物的方法,把有机物和氮磷去除掉。现在,随着污水厂标准提高,我们应该采用化学等其他手段,此时,我们是不是需要考虑,这样的提标,会不会导致更难去除物质的产生? ”

  李树苑则认为,传统理念与系统理念不是对立的。但一些缺失同样明显存在:“从80年代起,我们开始强调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大概在93.3%左右,且不断提高。而我们的城市水环境质量,从根本上没有显著的改善。这需要系统思维,也需要目标管理。”对于效果时代的提标要求,李树苑认为,需要仔细考虑社会代价。“如果把改善环境作为一个目标来考核,那么水质标准就只是系统目标中的一个因素。我们应通过优化系统,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改变量,而不是只考核一个点。”

  李成江表示,目前水环境话题大热,主要表现在黑臭水体方面。“黑臭水体确实任务重、时间紧,内容涉及园林、城中村、环境产业等等,涉及很多部门。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管网。从整个系统来看,污水能不能送到该去的地方,是最需要仔细考虑的重点问题。海绵城市跟黑臭水体差不多,原来有水就排掉,现在要求绿色、低影响开发。要真正实现,可以总结为四句话: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要干好这几个事,排水管网、雨水设施的问题就很重要。”

  王家卓指出了传统规划中系统性较差的问题:“比如说雨水的规划,根据雨水管网复制完了以后,不会考虑会不会造成内涝的问题;我们做污水处理和排水规划,也不会考虑整个水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过去要解决水环境的问题,第一手段是清淤,第二是建设污水厂,环境确实有改善,但是没有本质的提升。过去谈污水处理,有一个很自豪的指标,中国污水处理率接近百分之百。但无论是内涝还是水环境,都是一个非常综合的问题。”他较为推崇日本在城市水环境治理方面的解决方案,综合考虑了流域源头供水、管网、调蓄,是一个非常系统的思路。

  “互联网不能影响大师,但可能会影响政策。考虑的出发点是老百姓。在这样的背景下,技术应该作为一个刻板的严格执行者,还是一个敞开心怀、面向老百姓的提炼者?技术服务单位是否可以做一个规划和末端需求之间的一个柔性结合?”傅涛提出了大背景下设计单位的走向问题。

  张辰表示,设计单位要抓住现在的机遇,一些传统的理念需要改变。首先,要用专业的系统思维去思考问题。“过去我们一直是碎片化思维,如点状地做排水泵站、做输水管渠。但如果源头没有很好地控制,没有做好分流,后续的工作做得再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此外从事城市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作,无论是海绵城市建设还是城市内涝防治,都需要纳入城市系统规划中思考。如建立城市内涝防治体系,可能牵涉到环保、水利、住建各个领域,需要共同讨论。

  戴晓虎认为,短时间、高强度爆发的黑臭水体及海绵城市建设问题,是国内特有的情况。在此条件下,未来的设计单位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在国外,设计单位更多是做咨询方面的工作,将更多精力放在整个项目的策划和决策上,对整个工程方案的选择负责。真正设计画图等任务,可能往下移。

  唐建国分析,用系统思维考虑我们解决水环境,要做到三个结合:“第一,措施与目标相结合。以前重措施不重目标。80年代时,以项目建设论英雄,谁建污水厂多,谁就是老大;到2000年以后,以节能减排论英雄;现在,以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作为评判标准,所有的措施一定要跟水环境综合质量提升紧密结合起来。项目中,设计单位应该拍三下胸脯:措施能落地吗?到2017年能消除黑臭吗?城市水环境质量能提升吗?第二,单一措施与系统的完整性相结合。我们一直为了分流、合流争不休,这都是单个措施,没有从系统角度考虑。水环境问题,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如何让这些河流连贯起来?如何从系统角度去设计每一环节的做法?这需要思考。第三,时效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现在治理水环境,一定要讲水十条,今年36个重点城市的治理目标,都是有时间要求的,所以要有时效;同时,治理措施需要有实效,与治理目标、百姓感知相结合。”

  马小蕾提出,在系统思维下,各种评判标准需要相互协调:“我们从水资源、水环境这些方面来看,有的城市在黑臭河道治理过程中,把末端集中污水处理厂稍微做了一些分散。这样,河道就有了水源,施工难度也得以减少。同时还有一些别的协调,比如说雨水的排涝与景观绿地结合,生态处理和景观处理结合等,那么我们污水处理厂就需要站在新的评判标准下,而不是执行一刀切的国家的标准,应该可以结合外部公园和湿地的容量标准。”

  王家卓认为,面对复杂而系统的水环境问题,设计院提供的方案需要具备以下特性:“第一,把必要性说清楚。第二,可行性,第三,经济性。如果能兼顾这几点,已经较为系统了。我个人感觉,海绵城市不是一个工程,而是一个理念、一种方法。它要考虑把从源头到末端的所有环节结合起来,大学里面没有海绵城市这个专业,但是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系统的规划,王家卓认为需要定量化、模型化,通过量化的方式把问题说清楚。此外,还有兼具一些国际化的思维,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还应该问题导向化,做完以后要回过头来看,问题解决了吗?水环境解决解决没有,能不能解决内涝的问题?

  王秀朵举例,近期在一次会议中讨论到一个河道的治理案例,牵涉一个很大的污水处理厂,在旱季的时候,污水厂的出水大概占到河道水量的80%左右。这个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怎么定?目前它采用的是一个地方标准,但可能有所欠缺,对黑臭水体治理的影响较大。这个时候,可能需要把困难想得多一点,不要把污水处理厂看做一个污染源,而应当对水质改善、水源补充起到作用。我们鼓励从总系统来考虑,站得更高一些。

  对话最后,傅涛总结:“设计单位的一个非常强的优势,就是解析能力,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解析成能够落地的项目。再往下解析,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图做好了就可以了。生态文明体系,这个结构是非常庞大的,给了我们很多机会。设计院是最有能力承担需求的解析者。我们现在呼吁设计院的归来,因为这是专业最全、视野最宽、智商最高、水平最高的一帮人。我认为系统思维是产业的未来,也期待着设计服务体系展开更多的交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